苗木栽培的一般步骤有哪些
作者:苗木栽培的
-

一、选地整地
根据主要种植地的气候环境而定。选择平坦干燥、地势高燥、土层深厚、土质肥沃的地块。也可选择沙壤土、黏壤土和砂壤土的土壤栽培。
二、整地施肥
选择地势高燥、排水良好、光照充足、通风良好、无病虫害的地块,翻耕20cm左右,结合整地每亩施厩肥或堆肥3000—4000kg,磷肥50kg作基肥。
三、挖定植沟
在株行距中间的山坡上挖定植穴或定植沟,沟宽30厘米、深40厘米、长度视实际情况而定。
四、定植密度
移栽一般在翌年早春土壤解冻后进行。一般每亩定植600株左右。定植时要选择阴天或晴天傍晚进行,不要在晴天的中午进行,定植时要注意尽量多带些土,少伤根,栽后浇透定根水。
五、定植方法
一般定植后用细土把窝埂封严,以便浇水和保水。定植密度根据品种、地力情况和栽培方式而定。可采用干栽法,也可采用湿栽法。干栽法是在选好的定植窝内,按每亩定植2000株左右进行栽苗。
六、田间管理
1.中耕除草:在定植后,及时浅锄表土,以保持土壤疏松。封行前,及时进行中耕除草,杂草影响植株生长。在植株生长期间,应进行多次中耕,对植株生长势的影响也很大。但在封行前中耕宜浅,以防止伤根。
2.追肥:栽培后浇一次缓苗水,并进行次追肥。10-12片叶时,应进行第二次追肥,每亩追施尿素15千克,以后进行第三次追肥。在植物进入旺盛生长期时,再追施1次氮肥,每亩追施尿素10千克。
3.浇水:种植后浇水是种植中必须的。在植物生长期间,如遇高温干旱天气,应经常给植物喷水。在植株生长阶段,应充分灌水,避免雨后田间积水。
4.搭棚:在植物进入旺盛生长期时,就要搭棚,或种上矮秆作物,如玉米、大豆、花生等,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就搭棚,阴雨天则不搭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