猴头菇菌栽培(猴头菇栽培关键技术)
作者:猴头菇菌栽
-
.jpg)
一、
猴头菇菌的栽培方法1.选择适宜的培养基猴头菇菌的培养基需要选择富含营养物质、水分充足、透气性好的土壤。一般情况下,选择腐熟、无异味的泥炭土作为培养基的主要原料。此外,还需要加入适量的松针油、维生素B等营养物质。2.
接种猴头菇菌的接种需要在通风良好、温度适宜的地方进行。一般情况下,将培养基分成大小相等的方块,每方块50克,然后将培养基放入接种箱中,将接种箱放在日光充足、空气流通的地方。在接种前,需要对培养基进行检验,确保接种的猴头菇菌能够生长出菇。3.
发菌接种后的猴头菇菌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菌期,才能形成菇体。在发菌期间,需要保持培养箱的温度适宜、湿度适宜,并定期通风换气。一般情况下,发菌期需要5-7天。4.
出菇在猴头菇菌的发菌期结束后,需要对猴头菇菌进行采摘。采摘时需要选择生长成熟、色泽鲜美的菇体,避免采摘不成熟的菇体。采摘后,需要将猴头菇菌放在通风良好、温度适宜的地方进行存放,避免菇体会变质。
二、
猴头菇菌的注意事项1.选择适宜的温度猴头菇菌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0-30摄氏度,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猴头菇菌的生长。因此,在栽培猴头菇菌时,需要选择适宜的温度。2.
保持适宜的水分猴头菇菌对水分的要求比较高,适宜的水分量为50-60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