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银录特级栽培食用菌视频
作者:高银录特级
-

此工艺属于无土栽培模式,技术简单,可以提高食用菌的产量,而且菌类可以利用玉米芯、棉籽壳、树叶等废料,来代替培养基,菌类培养基包含糖类、纤维素、淀粉等,除了栽培前要使用此基质种植外,还要在培养过程中,掌握好培养基质中的酸碱度。
液体菌菇栽培技术:液体菌菇栽培技术的步骤是:
1、原料:栽培木耳主要采用锯末、木屑、稻壳等。原料疏松,含水量低,微酸性,氮素含量较高,没有霉变,生产出的菌类菇品外观呈白色或乳黄色,含水量达65%~75%。
2、菌种:栽培前培养基质进行预湿、曝晒等处理,并用5%石灰水或10%漂白粉溶液消毒,处理时严格按发酵料和菌种3:1比例配置。栽培孔用无菌竹片刮平,在室温30°C的条件下培养,经10~12天即可长出菇。
3、养料:培养料含水量65%~75%,pH值5~6,由于麸皮中含有麦麸、玉米秸秆粉、米糠、尿素等,在栽培时,为了促进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发育,要求培养料的含水量为60%~65%。
4、装袋:料袋采用低压聚乙烯线袋装,塑料袋制成后用胶纸或牛皮纸粘接,上面用铁丝固定,袋口用薄膜扎紧。
5、温度管理:袋栽的菌丝要求温度较高,应将温度控制在20°C左右,有条件的可采用加温设施。
6、栽培管理:栽培后的管理重点是温度管理。在出菇前的10~15天,培养料的含水量应控制在60%左右,此时应加大通风量,相对湿度控制在60%左右。每天掀开薄膜通风3~4次,并用0.2%的糖水喷洒袋口,使菌袋内外的空气保持新鲜。
杏树的品种介绍
1、薄皮杏
薄皮杏,皮薄肉厚,呈杏黄色,在我国分布很广,是目前杏仁主要的变种,皮薄肉厚,味道甘甜,树根脆易折断,肉质饱满多汁,富含蛋白质、脂肪、糖类、维生素A、B、C、K,以及钙、磷、铁等,深受消费者欢迎。薄皮杏以野生为主,在山区和平原都能找到,但是野生产量非常稀少,收购价最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