茯苓的栽培环境(茯苓人工怎么栽培)

作者:茯苓的栽培 -
茯苓的栽培环境(茯苓人工怎么栽培)
茯苓的栽培环境要求:
一、栽培季节:可利用温室、塑料大棚等设施,人工引种,也可野生栽培。
二、栽培方式:多采用室内盆播,盆播繁殖。培养期约为3年。
三、栽培形式:茯苓所用木屑、杂草、菌棒、麸皮等为主要材料。拌过的培养料作床料,每平方米培养料用量为干料重的0.5%,拌匀即可。栽培前培养料的含水量应控制在60%左右,否则会影响出菇,培养料过干,通气差,易出臭菇,过湿则易烂棒。
四、发菌管理:播种后,要保证培养室、培养料表面清洁,创造一个湿度适宜的环境,促进发菌,以促使菌丝快生长,出菇。在管理中,经常喷施新高脂膜保湿,减少料面水分蒸发,促进菌丝体的生长。出菇后要保持温度在25°C左右,相对湿度控制在85%~90%。在出菇期间,要减少喷水,经常通风换气,加强通风换气,有条件的可对菇房进行二氧化碳、光照、酸碱度的调控,以利子实体生长。
五、出菇管理:蘑菇出菇阶段,易出现黄菇、僵菇。发菌后及时喷洒0.1%的硫酸镁、硫酸锰等溶液,促使菇蕾尽快发育,采收时间可延长。当菇蕾形成后,要及时除去老化的菌柄,并加强通风,防止菇蕾徒长,延长出菇时间。另外,还可在畦面上撒些石灰,并加强光照,促使菇蕾形成。
六、病虫害防治:蘑菇主要有菇蚊、红菇、螨类、菇蝇等。菇蚊、红菇一般在高温高湿条件下,易感染,病菇受害停止生长,菇蝇危害造成减产,常见的是有蒲柄菇、棒状菇、头菇和菌盖菇脚等,为害严重。
1.菇蝇:菇蚊幼虫初孵时群集危害,群集在菌盖、菌柄、菌褶上,严重时菇盖被膜盖被,不能展开,随着菇蕾的生长,菇蝇活动逐渐减弱,因此可人工捕捉。菇蝇可于发菌至出菇期间(出菇期)开始危害菇体及菇柄,严重时菇体腐烂,呈僵状,菇柄有时会长出少量黑绿色蛆状物,也是发生严重的部位,可于当天采菇后连同培养料一同翻堆,使培养料受潮,然后用石灰水喷洒消灭。
2.菇蝇:主要为害原基、菌褶和菇柄。

相关推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