芦笋高产栽培视频(芦笋的栽培方法视频)
作者:芦笋高产栽
-
.jpg)
芦笋怎么种植?
一、选择品种
一般选择比较早熟的白芦笋品种,以及当时嫁接的砧木植株,例如紫芦笋都可作为砧木。
二、土地深耕
可进行土地深耕,因为芦笋的根是浅根,需要深扎根,一般在每年的秋季进行深耕,深翻的深度为25cm左右,深度要达到25cm左右,有利于促进芦笋根系的生长发育。
三、及时定植
在秋季采收芦笋之后,需要及时的定植芦笋,一般在第二年的3月底至4月初进行,定植间距为40cm,每亩栽培600株左右为宜,如果在冬季可以适当增加间距,有利于促进后期芦笋的生长。
四、田间管理
1、浇水
在定植完成之后,要及时的进行浇水,一般3天左右浇一次,在下雨天需要做好排水工作,否则会影响芦笋的成活率,芦笋在生长期间还需要及时的进行追肥,主要以氮肥为主,配合适量的磷钾肥。
2、中耕除草
在定植后,也要进行中耕除草,以促进芦笋的生长,一般在定植成活后的两个星期进行一次,之后则需要进行3次,并且在定植成活后,可适当的进行松土,让芦笋更好的生长,也能促进芦笋的生长。
3、肥水
在定植的前3-5天需要进行一次追肥,肥料主要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,每亩施肥量控制在800kg左右,在定植成活后,要随着芦笋的生长,不断的增加施肥量,同时在芦笋长到20cm以上时,需水量增加,要保持土壤湿润,有利于芦笋生长,但不可出现积水,在夏季温度高的时候,需要增加浇水次数,有利于芦笋生长。
4、防病
芦笋在生长期间,可能会出现叶斑病、立枯病、茎腐病、蚜虫等病虫害,这些病虫害会危害芦笋的生长,因此要做好预防工作,在植株生长的时候,经常用药剂喷施防治。还要保证田间没有积水,雨季要做好排水工作。
5、采收
一般在芦笋采收前两周要将土壤进行耙松,加强土壤水分管理,如果雨季雨水多,要注意排水,要等到采收过后再做好中耕工作,中耕可使土壤保持通透性,减少病害的发生。